跳到主要內容區

職涯選擇指南,不管是在學生還是即將畢業的你都應該知道的事!

        By 【Job好找】編輯群 | 2019-11-30

職涯選擇指南,不管是在學生還是即將畢業的你都應該知道的事!

 職涯選擇指南

      (圖片:來源)

 

(文/陳立慈 職涯守護員)

在求學生涯中我們聽過無數次這樣的話:「等你上了高中/大學,你想做什麼都不會有人管你。」確實,當沒有人在後面推我們一把時,我們就像迷路的孩子,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如何做出決定。因為習慣照著固有的道路前進,當要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我們都不敢輕易做出承諾。在成為職涯守護員後,我發現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所以整理了面對職涯選擇時可以參考的建議,希望大家看完後能夠對自己的選擇更為清楚。

熱情不再是選擇工作的第一考量?了解自己最重要

有些人會認為未來的工作就是要選擇自己所愛的事情,但也有一部份人反而會考慮現實面的問題,薪水和發展性才是他們選擇工作時的第一考量。網路上的職涯專家或文章常會鼓勵人們應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雖然這個觀點並沒有錯,可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用這個方式來尋找自己的職涯方向。因此,從認識自己出發,才是選擇職涯時應該優先考慮的事情。 

你是什麼個性的人?

當別人問我們,你是什麼個性的人時,我們通常都會這樣回答。

「我很隨和。」

「應該是很樂觀的人吧?」

「不知道耶……」

面對自己,我們很少會有具體的詞語可以形容自己,但如果是要形容別人我們通常都能講出一大段的內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因為外在的刺激誘使我們花更多的心力去關注身旁發生的事物,可是卻忽略了自己的狀態。以下提供一個辦法供大家了解自己在面對問題時所關注的重點,以找出自己是什麼工作個性的人:

 

特點

優點

缺點

做了再說

  • ž   勇於承擔風險
  • ž   有效率
  • ž   願意接納創新的想法
  • ž   不會放過任何成功的機會
  • ž   常常會出現許多有創意的點子
  • 粗心大意容易犯錯
  • ž過於樂觀
  • ž容易使自己陷入風險困境

事先規劃

  • ž   注重細節
  • ž   擅長分析推理和思考
  • ž   追求完美
  • ž   容易使人產生信賴感
  • ž   計畫通常較完善且全面
  • ž不敢改變
  • ž較制式化
  • ž消極預期心理

 

找出和興趣、能力之間的交點

Sabina月刊中,於台積電和台灣大哥大擔任過多年人資主管的Arthur指出,「個性」與個人成長背景有關,偏好和價值觀都在無形中定型,很難改變;「興趣」則是指每天都做也不會感到厭煩的事;而「能力」是你花更少的時間和心力卻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的事。但要注意「能力」的優勢常常會成為「能者多勞」的原因,雖然這件事能夠受到外界的肯定,但你是不是真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從生活周遭的事物尋找自己的優勢

有些人並不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擅長的事物是什麼,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例如:仔細觀察朋友或家人曾經誇讚你什麼事情做得好、詢問朋友對你的評價等等都可以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同時Arthur也分享一個方法,對職涯的熱情可以從你平常感興趣的任何事物中的動機尋找。當有人問你要不要擔任社團中的職務、想不想擔任組長或報告中通常都做哪一個部分時,可以好好思考自己想參與的原因是什麼?不想的原因又是什麼?列出越多越好,至少50個以上並歸納出它們的共同之處。

理想中的工作,你對它的想像是什麼?

我們需要工作滿足基本的生存條件,但最終目的還是帶給自己成就感,並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體驗。所以不妨思考一下,哪些工作可以實現那些目標?為了達成目的,你是不是願意忍受一些瑣碎的小事和需要克服的困難,那麼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也不會過於不切實際。

面對畢業季我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職涯方向?

職涯方向選擇

      (圖片:來源)

即將踏入職場的新鮮人們,這段時間一定曾和家人或朋友等討論過類似的問題,但通常越討論反而會更迷茫。畢竟自己才是該為人生負責的人,親朋好友深知你的壓力和徬徨,所能做的只是給予你支持的力量和安慰。可是並不表示他們無法給予任何建議,而是要學會思考所吸收到的資料,並轉化為有用的資訊。

善用資源,積極研究

除了常見的工作類型,因為新科技帶來的改變,會有許多職業的殞落和誕生,那你有曾經試著去了解自己想做的工作,具體的工作內容和需要符合的條件嗎?要是一昧的靠自己的想像去猜測,反而會陷入自己的思考誤區,並且限制自己的發展潛力。除了主動去搜尋,也可以趁著在學期間,嘗試新的事物和實習,提前了解職場生活和需要具備的能力,對未來的工作想像才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透過他人,重新檢視自己

除了搜尋資料,從他人的角度也能給自己新的想法。身邊的人雖然不能為你提出明確的建議,但他們可以幫助你重新思考,這些選擇背後的關鍵原因。透過向他人有邏輯性地說明如何達成目標和為什麼選擇A而不是B,在說服他人的同時也能更堅定自己的選擇,甚至會有新的發現也說不定。

提出猜測

如果心裡已經有工作選項,卻還在比較和猶豫的話,則可以為每一個職業評分,將各方面考量的因素化成數據,在做比較時也能更具體。將想要嘗試的工作分為現在的優勢和劣勢,未來發展的潛力和威脅,以SWOT分析的方式列成一個表格。重視程度的分數由低到高為1~5分,以「開咖啡廳」為例:

 

 

 

現在

 

喜歡

不喜歡

擁有工作主導權(+5)

做自己想做的工作(+5)

工作時間彈性(+3)

賺多賺少看自己(+3)

業績不穩定(-3)

需要承擔風險(-5)

沒有人可以商量、討論(-4)

前期很辛苦,作息不正常(-5)

 

 未來

 

發展性

風險

 增設分店,創造品牌(+5)

市場飽和,可能會長期虧損(-5)

無法與他人做出區隔,被市場淘汰(-5)

(參考資料來源為:IPIB「為什麼認識自己,是追求職涯發展最關鍵與重要的競爭優勢」

 

正分為21分,負分為27分,加總為負6分。雖然整體看下來,開咖啡廳對我來說並不是非常適合,但分數高低會視個人接受程度而定,如果剛好自己擁有創業者的特質,那這些困難對你來說並不會構成阻擋你選擇這類工作型態的理由,可能會是資金等等其他因素。

不管選擇哪一個方向,快樂是減低後悔的良藥

職涯選擇建議:快樂

     (圖片:來源)

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花許多時間和精力,若長期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但會缺乏動力繼續精進自己,也會造成心理負擔。很多人都因為習慣了目前的工作環境且以自己目前的能力還可以應付,所以選擇得過且過,驀然回首才發現這份工作其實並不適合自己,而花更多心力轉職和探索方向。 每個人的價值觀有所差異,職涯方向也會截然不同,有人適合當一人當老闆創業,有人適合在群體中發揮所長,沒有絕對的好壞,重要是做出貼近自己價值觀的選擇,才能在職涯這條漫漫長路上,走得更穩更久。

北商職涯守護員,帶你釐清自己的職涯方向!

讀完本文相信大家對如何選擇職涯方向都有大概的認識了,想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要先去認識自己,發現優勢和培養能力,才能在職場上發揮所長並發揮自己的價值。如果你還是不確定自己是什麼樣個性的人,或是自己適不適合哪個方向的話,都歡迎來找職涯守護員聊一聊,一起找出答案。更多資訊請至NTUB Career Ambassador Team北商大職涯大使私訊,會有專人為你解答,更多相關職涯活動資訊也都在粉專裡喔~快來追蹤吧!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