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姐專訪】環保減塑一起來!PackAge+商業開發經理—王俊傑學長
By 【Job好找】編輯群 | 2020-05-15
環保減塑一起來!PackAge+商業開發經理—王俊傑學長
(職涯電子報新聞記者 文/施映杉)
有沒有想做的事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呢?
一顆積極的心,會幫助你找到對的人和方法,並盡力去實現它!
隨著網路科技與物流產業的發達,全球網購的比例與業績雙雙攀升,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世界延燒,營收更是大幅成長。層層堅實保護人們滿懷期待商品的包裝材料,卻隱含著「過度包裝」的環保問題。
店面零售是大紙箱承裝大批商品;網路購物則是多個小紙箱包裝商品,再各自送到買家手裡。經過賣家、電子商務平台、物流公司、消費者,可能每多一道程序就會多加一層包裝。
網路購物的包材也相當複雜,比方不透光、沾染油污(油性筆字跡)複合式材料塑膠袋(常見的「破壞袋」,封口黏上後,需破壞性的撕開才可開啟),還有上面的紙質標籤貼紙,皆無法分解,也會污染其他回收物,只能當作一般垃圾。網購時經過膠帶黏貼的紙箱,也不容易回收再利用。
打造無塑網購世界
在2019/04/03正式創立的「PackAge+」配客嘉,就是希望打造一個無塑的網購世界,讓包裝重複循環利用,而不製造一次性的網購包裝浪費。
為了實踐使命與願景,他們參加了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最終榮獲亞軍與台積電投資。也透過flyingV 群眾募資平台找尋不同的天使投資人,亦切入包裝的源頭,讓未來可能被取代的潛在競爭者成為合作夥伴。而且和公益團體「芒草心協會」、環保團體「寶島淨鄉團」合作,將其名稱、介紹、QR-Code設計在100%可回收紙箱上,賦予包裝價值,增加團體曝光量,協助營運及募款。
2019/10/21環保署串聯12個電商平台(PChome、蝦皮等)、包材業者及物流業者成立「網購包裝減量聯盟」,PackAge+同樣受邀,簽署加入。
這次職涯大使團隊專訪到PackAge+六位創業夥伴中,從五專應用外語科畢業的商業開發經理王俊傑學長,分享PackAge+的創業故事與自己從學校到工作發展歷程!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打造、完善網購包裝循環系統,需視不同電商需求,採取租賃或買斷的服務方案。一個新創企業,創新的理念和構想,在導入市場時經常會受到質疑和考驗。PackAge+在推行中的障礙包括電商合作意願、消費者接受度、物流、製造商配合度等。
知道問題點後,PackAge+以「繞」的方式,先放下暫時無法解決的部分,朝著可以努力的方向累積經驗,持續改進,最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以PackAge+來說,踴躍參與各中央與地方政府計畫並且獲得創業補助、加入社企流培訓團隊,進駐行政院社會企業創新實驗中心,不斷修正商業模式,每週出差尋找更適合的包材與廠商,增進各界對PackAge+的熟悉,知名度提升後,更增加環保包裝材料使用率。
興趣就是你的武器
不怕丟臉及失敗,面對質疑、攻擊的心態調適與正向應對,了解這些事情會無可避免地發生,從經驗中學習(trial and error)符合進退的職場禮儀(workplace etiquette)「裝熟、送禮」等熱情對待、妥善處理公共關係。
另外,創業若能和興趣、所學結合會比較容易成功,對產業加以認識,進而考取相關證照檢定等硬實力,同時訓練邏輯推理思考、耐受力等的軟實力,都可以在職場上助你一臂之力。
多方嘗試,不放過任何機會
實習:具體了解業界,藉由培訓、日常工作,親身體會企業運作,縮短想像與實際的落差,釐清自己內在感受,是喜歡、普通還是討厭,也能夠降低進職場後不適應與換工作的機率。
TOEIC國際志工:以多益或托福(通常為兩年內)成績報名在臺灣舉行的體育賽事或其他國際活動的志工,須通過面試與培訓,藉此增強國際溝通英語能力。這段經歷也幫助學長在打理廣告媒體、擔任企業對外窗口等公共關係上,更加得心應手。
交換學生:雖然學長有到日本交換過一學期,但他覺得對職涯的助益則是要看與工作的相關度與應用。到國外交換可以開闊視野,學習獨立自主,更多的是對自我性格的培養與累積!
在此時,學長強調英文對工作非常重要,足以算是職場必備的基本要素。第二外語的學習則是因人而異。
避免衝動行事
學長在鼓勵創業上是比較保守的。他建議要三思而後行,先嘗試、累積知識與經驗、清楚明瞭企業運作流程後,再審慎地作決定。例如進入新創公司,實際體驗當中的生態圈,避免一股腦兒的衝動就投入創業。
他認為創業者的心臟要夠強,擁有足夠財力資本支持與源源不絕的熱忱,來面對未知的難關與考驗。
“Every time you spend money, you're casting a vote for the kind of world you want. ” - Anna Lappé,暢銷作家、教育家、綠色飲食(sustainable food)倡議者。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下一張票。」這句話稱得上是社會企業與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縮寫:SD)的術語或行話。
透過每天的消費模式,能夠改變現況並保護未來世界;向致力於員工成長、社區關懷、環境友善等的企業表達認同、鼓勵跟支持,比如近年來的「綠色消費」與「良知消費」等,不符合時代潮流或消費者期待的企業去改變經營方針、生產過程或行銷策略。
也同時可引申、比喻:現在的努力與追求都會影響到未來的人生。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都會化作成長的養分。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呢?
將來的美好,就從腳下起步走!